437ccm必赢国际学子走进进贤县开展红色走读实践

发布时间:2025-06-24点击量:

437ccm必赢国际通讯员:彭玉桢)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用好红色文化,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。”为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2025年6月24日,我院“针绣红韵,衣绘进贤”社会实践团走进南昌市进贤县,探访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与曾湾古村,在笔墨遗韵与古村肌理中追寻文化根脉,以青年视角书写红色走读新篇章。

1合影留念

走进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,实践团成员被陈列的狼毫、羊毫等传统毛笔震撼——从选毛、脱脂到装管、修毫,百余道工序的微缩模型与千年制笔历史的图文展板相映成趣。讲解员介绍,进贤毛笔制作技艺被誉为“笔尖上的非遗”,明清时期便远销海内外,如今更融入红色文化元素,以“红笔写初心”的形式传承革命精神。

图2 参观现场

服装设计专业的队员们尤其关注毛笔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转化可能:“笔杆上的竹节纹、祥云纹如果应用在服饰刺绣中,既能保留传统美学,又能赋予红色文化新的表达形式。”成员们边记录工艺细节边感叹,非遗技艺的精巧与红色文化的厚重在此刻完成了奇妙交融。

图3 参观现场

古村寻迹:在青瓦白墙间触摸历史温

斑驳的马头墙、镌刻家训的石板路、保存完好的红军标语,勾勒出古村“文武兼修”的底色——这里既是明清才子辈出的“书香村”,也曾是革命时期的地下联络点。在曾氏宗祠,村支书指着墙上“耕读传家”的匾额讲述:“先辈们既以毛笔写春秋,也用锄头闹革命,如今我们更要让年轻人记住这份精神传承。”

图4 合影留念

队员们穿梭于古村巷道,用镜头记录砖雕中的“忠孝”图案、木窗上的红色标语残迹,更尝试以专业所长绘制古村建筑速写:“飞檐的弧度、砖缝的肌理,都能转化为服装设计中的结构灵感,让红色记忆以更鲜活的方式‘穿’在身上。”

图5 古村巷道

“毛笔的‘尖齐圆健’与刺绣的‘平齐细密’,本质上都是对匠心的坚守。”此次走读让大家意识到,红色文化传承不仅是参观记录,更要以专业为桥,让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碰撞火花。未来,团队将尝试将古村建筑元素融入服装刺绣设计,用“针”串联历史,以“绣”诠释初心,让红色文化在青年手中焕发新生机。

图6 参观现场

此次红色走读社会实践活动,既是一堂行走的文化思政课,更是一次专业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。当笔尖的墨香与针线的经纬相遇,青年学子正以独特的方式,让历史文脉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绵延生长。

图7 参观现场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