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服装学院“红色绣花针”实践团情暖乌石镇小学

发布时间:2025-06-26点击量:

437ccm必赢国际通讯员:王袭江西服装学院437ccm必赢国际“红色绣花针”民族团结实践团以匠心为笔、以温情为墨,奔赴抚州资溪乌石镇小学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将专业特色融入公益行动,用艺术传递关爱,以知识播种希望,在赣鄱大地上书写民族团结与乡村教育振兴的温暖篇章。

图1 合影留念

夜话初心:巧手制礼,情系童心

活动前夜,实践团成员将创意与巧思倾注于指尖,用超轻黏土精心塑造出逼真的迷你面包、马卡龙,色彩斑斓的甜点仿佛散发着诱人香气;扭扭棒在灵巧的双手间幻化成可爱的“花朵戒指”、翩跹的蝴蝶饰品;折纸技艺则赋予彩纸新的生命,从飘逸的古风汉服、优雅的公主裙,到展翅欲飞的千纸鹤,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对孩子们的美好期许。这些饱含心意的手工艺品,既是团队专业素养的生动展现,更是架起与孩子们心灵沟通的桥梁。

图2 制作现场

爱洒校园:知识启智,美育润心

第二天,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,踏上了前往资溪乌石镇小学的道路。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身上,仿佛为这场爱心之旅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。到达学校后,实践团成员们迅速与两个年级的学生们打成一片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。

在“民族团结”主题课堂上,通过展示民族服饰、讲述文化故事,带领孩子们领略中华各民族的独特魅力,厚植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的情感。

图3 讲课现场

安全教育环节,实践团成员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模拟场景,向孩子们传授防溺水等安全知识,教导他们在面对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。孩子们认真地听着,不时地点头,将这些重要的安全知识牢记在心。因为实践团深知,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是他们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基石。

图4 讲课现场

在手工教学活动中,成员们拿出前一晚精心准备的材料,耐心地教孩子们折蝴蝶、裙子等手工艺品。孩子们的小手虽然还不熟练,但在实践团成员的悉心指导下,逐渐掌握了技巧,一张张彩纸在他们手中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和精致的裙子。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,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,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美术潜能,开启了他们对美的感知与追求之门。

图5 制作现场

随后,实践团成员们为孩子们发放了回力鞋。当孩子们收到鞋子时,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。回力鞋不仅承载着实践团的关爱,更是鼓励孩子们勇敢追逐梦想,为梦想奔跑的有力支持,让他们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自信前行,探索更广阔的未来。

图6 发鞋现场

活动的最后,实践团成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开心地合影留念。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、一个个温暖的拥抱,都成为了这场实践活动中最美好的回忆,定格在了这个充满爱的瞬间。

图7 合影现场

随着夕阳的余晖洒在校园,实践团的“三下乡” 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。但这次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却如同涟漪般不断扩散,民族团结的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,安全知识化作守护他们的利剑,美育的花朵在校园绽放,关爱的力量持续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。江西服装学院437ccm必赢国际 “红色绣花针” 民族团结实践团用他们的爱心与行动,为资溪乌石镇小学的孩子们点亮了希望之光,也为乡村教育贡献了一份坚实的力量,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下了青春最动人的篇章,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关爱乡村儿童、促进民族团结的事业中去。

Baidu
sogou